随着新能源汽车、数据中心、储能系统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,水冷板(液冷板)的散热性能直接决定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寿命。不同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水冷板的流道设计、耐压性和成本效率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嵌管式、真空钎焊、搅拌摩擦焊、深孔钻等主流工艺的技术特点,助您精准匹配散热需求。
技术原理:将铜管或不锈钢管预埋在金属基板(多为铝材)的凹槽中,通过机械压合或钎焊固定,形成密闭流道。
核心优势:
零焊缝泄漏风险:流道由完整金属管构成,无焊接点,长期可靠性高。
成本低、工艺成熟:适合标准化设计和大批量生产。
局限性:
流道灵活性差,仅支持简单直线或蛇形布局,难以满足高密度散热需求。
铜铝异种材料结合易产生电化学腐蚀,需额外防腐处理。
典型应用:
服务器机柜液冷系统
工业变频器散热模块
技术原理:在真空炉中,利用熔点低于母材的钎料(如Al-Si合金)熔化后渗透至流道板与盖板的结合面,冷却后形成高强度冶金结合。
核心优势:
复杂流道自由设计:支持微通道、鳍片等精细化结构,散热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轻量化与高耐压:全铝合金材质,焊接面结合强度高,可承受10Bar以上压力。
关键挑战:
对钎料配方和真空度控制要求严苛,工艺缺陷易导致流道堵塞或泄漏。
设备投资高,适合规模化生产。
典型应用:
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板
5G基站高功率芯片水冷板
技术原理:通过高速旋转的搅拌针插入工件接缝,摩擦生热使材料塑化,并在机械挤压下实现固态焊接。
核心优势:
超高结构强度:焊缝强度达母材90%以上,抗震抗疲劳性能优异。
环保无耗材:无需焊丝和保护气体,减少碳排放。
工艺限制:
设备定制成本高,焊接速度较慢(通常0.5-1.5m/min)。
对工件厚度和曲面结构适应性有限。
典型应用:
异形电池包水冷板(如CTP/CTC电池结构)
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散热系统
深孔钻水冷板
技术原理:在金属基板(如铜、铝)上直接钻削深径比大于10:1的微型孔道,通过外部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冷却网络。
核心优势:
极致散热性能:钻孔流道内壁光滑,水流阻力小,热交换效率高。
材料利用率高:无需多层结构堆叠,适合高导热铜材加工。
关键难点:
深孔加工易偏斜,需配备高精度数控机床和枪钻刀具。
流道无法交叉,设计自由度低于钎焊工艺。
典型应用:
IGBT功率模块铜基水冷板
激光器高热量密度水冷板
技术原理:先通过冲压成型流道结构,再与盖板通过钎焊密封结合,兼具效率与性能。
核心优势:
性价比最优:冲压成型速度快,钎焊提升密封性,单件成本比FSW低40%。
兼容异形设计:支持波浪形、分叉流道等中复杂度结构。
典型应用:
储能集装箱液冷板
家用电器变频散热模组
散热功率密度
>500W/cm²:优先选深孔钻铜基水冷板或真空钎焊微通道。
<200W/cm²:嵌管式或冲压工艺更具成本优势。
批量与成本
小批量定制:搅拌摩擦焊、深孔钻。
大批量生产:真空钎焊、嵌管式。
环境适应性
高振动场景(如车载):FSW或嵌管式(无焊缝)。
腐蚀性环境:真空钎焊全铝合金结构。
流道设计复杂度
3D立体流道:真空钎焊。
简单线性流道:嵌管式/冲压工艺。
从嵌管式冷板的经济可靠,到深孔钻冷板的极致性能,水冷板加工工艺的多样性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。未来,随着电动汽车800V高压平台、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提升,工艺创新将持续推动散热效率与成本结构的优化。
东莞市虎门镇大宁社区创兴路2号
137 1303 0144 / 彭小姐
153 6280 3186 / 周先生
shia_peng@lori-cn.com
carl_zhou@lori-cn.com